《名家論壇》唐湘龍:驀然回首,立倫卻在燈火闌珊處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今(6)天下午在位於國民黨中央11樓的競選辦公室舉行臨時記者,宣示奮勇向前。(圖/李鴻典攝。2015.10.6)
關于「換柱」這件事,這終只是大歷史的小泡沫。
我該說什麼?這是大局。大局當有大我。勝敗之外,此刻更有歷史浮沈之命。百年來,中國國民黨是這樣的黨:功在中國抗戰統一,但半世紀前,敗於共產黨;功在台灣進步文明,但半世紀後,敗於民進黨。可惜了,自毀長城。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是杜甫詩。對諸葛亮的詠懷。杜甫是對離亂生命極有感觸的人,千年浩歎。只有身受離亂之苦,而且知道離亂之苦有可能重臨的人,才能感受在歷史浮沈之際,大我與小我的抉擇得失,是何等之難。但杜甫之後,千年又過,浩歎依然。
「成功有九十九個父親,失敗是孤兒」。去年「九合一」就知道了,國民黨終將遭遇空前挫敗。這個挫敗,從30年前,逐漸失去「1949」論述能力就開始了。國民黨被貼死了標籤:1949的流亡與敗逃,是這個集團對這個島嶼的巨大虧負。
有位清大教授叫楊儒賓。不久前,頭一次訪問他。一個道地彰化閩南籍學者。在許多事情上,他都是個異議者。但他寫「1949禮讚」。看來就是個硬骨頭。寫中國歷史離亂時的氏族南遷,他感想比我還深。他覺得,今天台灣如果擁有華人世界璀燦而獨特的文明力量,這不是土裡長出來的。這是離亂中高階文明遷移、定居、融合的結果。他說,1949之前,台灣不曾有過真正全世界級,甚至全中國級知名度的人物,各個領域都一樣。但1949之後,大陸政、經、文化、思想、科技等領域的菁英、巨擘至少半數到了台灣,今天台灣如果在各個領域有了能見度、發言權,甚至領導地位,終將發現,逃亡苦難只是「1949」的一面,另一面,是對台灣的文明禮讚。不要說故宮瑰寶,楊儒賓細數多少百年風華人物埋骨台灣?這是四百年台灣史頭一次,也讓台灣因此成了中華文化的聖殿。
這跟換不換柱有什麼關係?有大關係。我至少很清楚洪秀柱這個人,在今年2月起心動念投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的初發之心。她就是要拱朱立倫出馬。她是不是拋磚引玉?是。她知不知道她不是黨內至尊?當然知道。她當時心念,不過就是五代十國,那個後蜀名妃「花蕊夫人」的心思: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竟無一人是男兒。」
國民黨百年政黨,百萬黨員,逢此黨命絕續之際,竟然充斥投降主義、失敗之義,沒有一個男人挺身而出。她雖然是白色恐怖受難之後,台版「黑五類」,面對史上最富最閒最空洞的蔡英文,她滿腔悲憤的言語,我歷歷如在目前。當時我們(我和她)的共識就是:給這個黨一點刺激,趕快從敗選中醒來,「一支隊伍的品質,在敗戰時才看得出來」。
跑黨政新聞20多年,我太了解派系、世家、大老、天王是什麼。不了解這些,是沒辦法理解台灣政治的。相對這些,洪秀柱不弱嗎?我從不諱言,以傳統政治觀點,要選總統,她太弱了,弱爆了。國民黨的黨內山頭就算明天就死透,今天也不會多看洪秀柱一眼。問題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很弱的候選人,為什麼拋磚引不出玉,弄假成真,成了國民黨的候選人?
她可是國民黨史上第一個完全沒有宮廷權謀出線的候選人,全代會也是無雜音通過,這是洪秀柱的錯嗎?今天的換柱聲浪,無非是在提早為敗選找理由,我聽到的每一個在喊「換柱」的,每一個,都在找理由,沒有一個在反省自己的。這些立委、議員、中常委,有的避戰,有的脫黨,有的乾脆每天上節目以譁眾取寵、辱黨娛人,如果問我看法,我直說:
這些只會「新亭對泣」的政客,如果遭遇挫敗,十九活該。就是活該。怪誰?怪自己比較實在。
現在,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把「洪秀柱」當個出氣娃娃打。擺出一副「六軍不發無奈何」的苦悶感,急著找代罪羔羊。有什麼用?如果仍然是個提不出信念,不敢辯論信念的政黨,就算多保了幾席立委,又如何?
選民難道不知道國民黨的政治路線安全可靠?選民難道不知道民進黨一旦大勝,很可能是台灣的終極無悔的災難?選民難道不知道去年的九合一選舉,選錯了許多縣市長,眼看著就要空轉四年?問題是:為什麼國民黨的選票叫不出來?
真的是「一中同表」的「同」字出問題?洪秀柱或許政治語言不夠精準,但洪秀柱的重大談話,到底是根本錯誤,還是被抹黑扭曲?選民難道真的分不出來?
我如果是當下的洪秀柱,我也覺得悲憤。我會覺得可恨。竟無一人是男兒。
洪秀柱會不會退?我覺得不會。我支不支持「換柱」?坦白說,我支持。此時此刻,與其撐著當萬箭穿心的免費箭靶,傷到體無完膚,比較輕鬆的態度就是「放手」,把這種扛不起的責任扛肩上,等一場早可預知的敗選後的諸多小話。何必?
我和許多朋友的態度都一樣,洪退,管你是誰上,我就棄投。尤其,如果取洪而代之的是朱立倫,多尷尬,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立倫」卻在燈火闌珊處。那早半年,朱立倫幹嘛去了?
(作者唐湘龍,資深新聞工作者,政論節目資深評論員,現任電台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