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培欣:我的回憶——關於厦金八二三炮戰

我的回憶——關於厦金八二三炮戰

《聯邦共和夢》

第一節  軍中孩童的啟蒙——六歲的男童躲過“金門島”的炮火後卻處在世界大戰和核戰爭威脅的臺風眼裏——50年後他到了也叫金門的舊金山“金門大橋”提出一個結束兩岸軍事敵對狀態的方案

(關鍵詞:8.23炮戰、金門、廈門、南京軍事學院、陸軍92師、陸軍93師、毛澤東、蔣介石、葉飛、胡璉、原子彈)   

                       

    我六歲的時候隨父親從南京軍事學院回福建閩南陸軍3192師,在廈門火車站下火車時,遇到來自金門島的炮擊,父母帶著我和兩個弟弟跑向山坳。母親本想進一個防空洞,父親一把拉住我們,走向一片樹林。邊走邊對母親說,這個防空洞太簡單,不如山腳安全。後來我才知道,我一歲的時候,時任解放軍師參謀長的父親在朝鮮遇到美國飛機轟炸,只是因為在樹林內吸幾口香煙,而沒有進入馬上被炸塌的防空洞而救了一命。從此他又恢復了經常抽煙的習慣,並且不隨意進簡陋的防空洞。

    這一天是1958911日,半個月前這裏發生了世界矚目的廈金8.23炮戰。

    在這一天,六歲的男童躲過金門的炮火後卻不知道自己已處在面臨著世界大戰和核戰爭威脅的臺風眼裏。五十年後,當年的六歲男童在美國查找和整理了有關金廈炮戰的相關記載:

    911日:金門以大量炮火突然襲擊廈門火車站,使一營正在下火車的解放軍遭受傷亡。

   在這一天的一個多月前——

     1958718日,中共中央軍委會議上在毛澤東的主持下作出了“炮擊金門”秘密決議。

     719日,新華社發布了兩條簡短消息。 一條是: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已於昨天勝利閉幕,會議針對目前國際局勢,對國際工作進行了討論,並且作出了決定,但未說明什麽決定。 另一條是:19日晨,外交部西歐司黃華司長,約見英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向英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反對英國政府出兵約旦,集結軍隊,企圖侵略伊拉克共和國。並宣布,中國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挑釁行為,絕不會袖手旁觀!如何不會旁觀,留下想象。

    在軍隊內部,5天後。

    723日,福建前線總指揮葉飛向北京發報。

    主席、軍委: 

   “ 茲將各方面作戰準備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已集中陸、海軍炮兵30個營的兵力部署於廈門地區(包括大小嶝島、蓮河圍頭地區),準備打擊大、小金門島之敵。另集中陸海炮兵三個營兩個連部署在黃岐半島地區,準備打擊馬祖島之敵。

    二、彈藥三個基數(約5萬發),一個基數已調撥前線並分發完畢,其余兩個基數正在運輸中。

    三、戰場布置,陣地和工事,24日可以準備完畢。

    四、後方物資、彈藥倉庫和庫廠、鐵路要點、運輸樞紐防空和維護工作已作了部署。

    五、準備擔任作戰的炮兵部隊,24日拂曉前可以進入隱蔽待機的位置,晚上可以全部進入射擊位置。                   

     72520時,前指收到北京發來的帶有三個A的加急電報,中央軍委命令全線炮兵立即進入射擊位置待命。  

     葉飛部署了廈門和蓮河兩個炮兵總群。

     廈門炮群由三十一軍負責,轄十五個炮兵營。炮擊小金門和大、二擔;

     蓮河炮群由二十八軍負責,轄十七個炮兵營,炮擊大金門;

    在圍頭角增配六個海軍海岸炮兵連,以牽制和封鎖料羅灣。

     在圍繞大小金門島半圈的大陸沿海一線,以28軍、31軍的2個軍炮團六個師炮團共8個炮團為主,並配屬其他地方調來的炮兵部隊,合計相當於約三十四個炮兵營兵力,總共配備火炮459門。部隊全部乘夜、雨天進入陣地,以保障炮擊的突然性。

     725日夜,一切準備就緒。但這時的毛澤東卻整整猶豫了26天。他有幾個擔心:1、美軍直接介入;2、引發核戰爭;3、因連鎖效應引發世界大戰。直到820日毛澤東在北戴河召見了葉飛。在作家沈衛平後來采訪葉飛時,葉飛回憶當時面向毛澤東、彭德懷、林彪匯報作戰部署和方案時說,“我匯報完了,主席既沒說行,也沒講不行,卻突然提出一個問題:‘葉飛,你用那麽多炮打,會不會把美國人打死呢?’當時,國民黨部隊營一級都配設了美軍顧問。我回答說:‘哎呀,那是一定會打到的呀。’主席又問:‘能不能不打到美國人?’我說:‘無法避免。’主席不再問其他問題,也不做什麽指示,只說:‘葉飛,你們累了,好好休息。’於是散會。我明白,他要做進一步的思考了。葉飛看到那天深夜毛澤東的窗戶還亮著燈。

    821日繼續開會,決定在823日利用星期六假日開始炮擊大、小金門和大擔、二擔,但毛澤東把葉飛留在北戴河同中央軍委一起直接指揮前線部隊。葉飛回憶說,“8月23日,炮擊開始。完全是毛主席親自指揮,前線的一舉一動都要向他報告。我留在北戴河,好辦也不好辦。好辦,每天與前線保持通話,一切執行毛主席命令就行了。不好辦,稍有差錯,就可以發展成為同美國的戰爭,福建、臺灣海峽變成第二個朝鮮戰場,實在擔當不起呀。”

    195876日,臺灣的中華民國當局下達命令:“臺澎金馬地區之國軍各單位,取消所有官兵休假,各級部隊立刻進入戰時戒備狀態。”在中共中央軍委718日軍委會議之前,解放軍的軍事調動已經開始,臺灣已經知道會有大的軍事行動,但是不知道是什麽軍事行動,什麽時候開始。

     除了進入戒備外,國民黨軍亦緊接著調兵遣將增援外島;兩周內搭乘運輸艦抵達金馬兵員,數以萬計。到了八月中,駐防金門島群的部隊,計有滿員步兵師六個師,八個獨立炮兵營,高炮營五個,輕戰車營三個;加上海上遊擊隊與就地動員的民防部隊,總兵力已達九萬六千人,約有300門左右中遠程火炮。

    821日蔣介石親自抵金部署後離開金門。

   823日下午530

    解放軍猛烈炮擊金門,共有三個波次。

    第一波作戰暗語是「臺風」,持續時間十五分鐘。

    17個炮營對北太武山金門防衛部、金門縣東北的五十八師師部猛烈炮擊。

    15個炮營對位於小金門島的第九師師部、小金門林邊、南塘的二十五團、二十七團、大二擔島營房猛烈炮擊。

    6個海軍岸炮連對料羅灣運輸艦炮擊。   

    第二波作戰暗語「暴雨」。第一次火力急襲後暫停五分鐘,讓海風把炮管稍微冷卻,1750分再度炮擊,持續5分鐘,重點壓制開始零星還擊的對方炮兵陣地。

    第三波一次短促急襲,1935分開始,每門炮打四發,用近2000發炮彈對預計中的對方搶救、維修、滅火人員予以打擊殺傷。

    解放軍重點炮擊指揮所、觀察所、交通中心、要點工事及炮兵陣地。由於當時正值晚餐時間,突發炮火造成亡九十二人,受傷二百多人。金門防衛司令部三位副司令,趙家驤、章傑當場死亡,吉星文重傷,於稍後傷重不治。金防部司令胡璉、參謀長劉明奎與在金門的臺灣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俞大維均負傷。

    臺灣中華民國軍隊也對蓮河、霞浯、仙景、大嶝、廈門之虎仔山、香山、前村等地區,發射炮彈還擊2000余發。

    當天炮擊解放軍共消耗新式火炮炮彈23725發,舊式炮彈5544發,海岸炮彈1488發,共計31757發;傷第九十二師炮兵司令,炮兵一三一團政委,炮兵副連長2名,炮手5名共9名,亡電話員1名,被擊壞85毫米加農炮2門(這裏沒有包括當時受傷,在99日傷重不治的海軍炮兵戰士安業民)。

     一個星期之後,中國得到了金門方面傷亡的情報。對國防部長俞大維幸免於難並不在意,但非常遺憾未能打死葉飛“金門古寧頭之戰”(本篇第十五節有專門論述)的冤家金防部司令胡璉。葉飛惋惜地說:“可惜我們打早了5分鐘。本來我們集中火力打金防指揮部,打得非常準。可惜正要走出地下指揮部的胡璉聽到炮聲一響,趕緊又縮回去了”。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出警告,如圖謀奪取金門、馬祖,美將視為威脅和平。第二天,解放軍持續對金門守軍的灘頭陣地、料羅灣碼頭、金門尚義軍機場及炮兵陣地集中火力攻擊。金門守軍則針對攻擊機場與碼頭的解放軍炮兵陣地展開反擊。而後解放軍炮火稍有減少,直至9 

    7日-18日再恢復攻勢。解放軍的主要目標指向碼頭,阻止海空運補工作,以達到封鎖金門的目的。

    824日解放軍海軍魚雷艇於料羅灣擊沈軍租商船“臺生”號,並重創“中海”號戰車登陸艦(LST201)。“臺生”號上至少有200人陣亡。“中海”號陣亡8人、受傷12人。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魚雷艇六支隊一大隊175號魚雷艇被擊沈。

    炮戰發生之後,為了回應解放軍的猛烈攻擊,美國國防部在824日將第七艦隊布防於臺灣海峽,此後第七艦隊協助臺灣中華民國海軍補給金門,並且與空軍、海軍陸戰隊、陸軍舉行一連串防空兩棲作戰聯合演習,並派駐F-100戰鬥機及勝利女神導彈營至臺灣,同時也成立作戰指揮中心。

    825日以後,金門守軍企圖維持金門的海上補給,利用夜晚運補。而解放軍則以艦艇與岸炮維持封鎖。

    91日,由馬公啟航準備運補金門的海軍巡邏艦沱江號,在92日與解放軍在料羅灣發生遭遇戰,史稱料羅灣海戰,沱江號在此役遭到重創,但仍成功達成運補任務。

    98日,解放軍進行炮擊,其重點指向金門碼頭,解放軍海岸炮兵第150連的炮火擊中正在卸貨中的美樂號中型登陸艦(LSM242),官兵死傷11人,登陸艦則中彈引爆船運軍火燒毀。

 

    這就是我們一家人911日到廈門之前一個多月裏發生的事情。幾個月後我父親調任守備廈門全島(含鼓浪嶼、大嶝、小嶝島、烏嶼島、青嶼島)總兵力超萬人的有5個團的加強師——3193師師長,直到10年後父親調任31軍副政委時離開廈門。1959年,我隨父母從廈門同安搬到廈門島內居住

 

    1958911日以後,圍繞著廈門金門又發生了以下國際和中國的一系列重要事件,910月份是幾十萬人生命攸關的關鍵月份。

    911日,英國外相塞爾文勞埃表示,美國協防外島乃至使用戰術性核武顯然會有連鎖反應的危險,而中華民國自外島撤軍則可加強其國際地位。

    915,在華沙舉行的中美大使級會談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王炳南提出要求蔣撤出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承諾一定時期內不進攻臺灣。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以美國政府名義表示美國政府曾以金門島群、馬祖列島並不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防禦義務之中因而要求中華民國當局放棄金門,並允諾提供當時美國陸軍5個師的標準裝備作為補償並提供運輸工具供金馬地區軍民後撤。但此要求被蔣中正所拒絕。

     美國遂通過第三國表示可能在保衛臺灣外島的戰役中使用戰術核武,美國同時支援國民黨軍重裝備。蘇聯赫魯曉夫也寫信給美國總統,表示如果美國動用核武器,蘇聯也會動用同樣的武器。

     9月中旬,美軍支援金門守軍六輛203毫米口徑的M55自行火炮,俗稱八吋炮。

     926日,第一批三輛M55首次投入戰鬥,摧毀圍頭地區炮陣地,圍頭解放軍炮位工事被炮火擊中,一個多小時的射擊中,擊毀解放軍40幾處目標。下午四點,圍頭近海岸邊的陣地火炮後撤,M55以火力追擊。

     929日第二批三輛M55投入戰鬥,主要攻擊大嶝及蓮河炮陣地和工事。

     927日國民黨軍炮兵607營第三梯次搶灘成功,金門增加6M2牽引式203毫米榴彈炮,至此金門軍隊共有12203毫米遠程重炮。

     929日,美國參議員約翰肯尼迪稱美國須防衛臺灣,但必須擺脫外島。

    930日:美國務卿在記者會表示,若臺灣海峽能獲致靠得住的停火,美國將贊成國軍由外島撤退一部份。

    101日:蔣介石指出反對減少金門媽祖駐軍,中華民國並無接受美國建議的義務,要堅決死守金門媽祖。

   金門炮戰開打後,國際間和美國內部的輿論因為擔心區域沖突升高為大戰,多反對中華民國堅守大小金門和馬祖等外島,也反對美軍介入。

    101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表示中華民國將眾多部隊布防在金門不是好辦法,但臺灣中華民國軍隊不能在敵軍壓境的狀況下撤退。

    10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彭德懷宣布,“基於人道立場,對金門停止炮擊七天”。1013日再宣布停火2周。1020日下午,解放軍稱因美方軍艦參加對臺灣運補船只護航,宣布停火無效,並於當日下午四時開始,恢復炮擊,迄黃昏時止,共射擊11,500余發,金門守軍炮兵亦於下午五時集中七個營之火力,予以反擊。    

    1021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飛抵臺北與蔣介石會面,杜勒斯表示要突破大陸的炮擊封鎖必須動用核子武器,蔣介石最初表示或許可以考慮使用戰術性核子武器,但當得知必須動用相當於廣島威力的核彈時,便表示不願因為使用核子武器以引起世界大戰或將美軍卷進大規模沖突。

    1023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離臺,發表“中美聯合公報”,認為金門、馬祖與臺灣、澎湖在防衛上有密切關連。

    20085月,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家安全檔案」的專家表示,在8.23炮戰50年後,美國國防部將一份軍事文件解密。文件顯示,當時如果中共封鎖臺灣海峽,美國軍方準備用一萬到一萬5千噸的原子彈轟炸中國的廈門。當時已經有5B -47轟炸機在關島待命,這項計劃內閣會議認可,擺到美國總統的案頭。

    在蔣介石金門媽祖堅決不撤兵,毛澤東執意封鎖金門10萬守軍的情況下,如果蔣介石對杜勒斯點頭,如果毛澤東炮擊和封鎖不降溫,將極有可能在我這個六歲孩童的上空看到廣島一樣的原子彈的爆炸。這是當時少年的我無論如何都沒法知道的。

    杜勒斯離開後,蔣介石決定與北京接觸。蔣氏父子秘密派人傳話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說,如果大陸持續炮擊,臺灣不得不自外島撤軍,中國就有分裂之虞。蔣介石和毛澤東都把金門當成臺灣與大陸連系的樞紐,在這點上雙方似乎默契一致。 

    10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發布《再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雙日停火”且單日也不一定炮擊。此後自1958823日開始的臺海危機便在打打停停的情況下,逐漸冷卻下來。

     據維基百科的記載,雙方公布的戰果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記錄:擊落國民黨軍空軍戰鬥機18架、擊傷19架,俘飛行員3名,而解放軍被擊落、擊傷飛機11架,損失魚雷艇3艘、傷1艘。擊沈敵艦艇7艘、擊傷17艘,擊毀水陸兩用輸送車14輛、繳獲1輛,摧毀工事327處, 汽車9輛,雷達、電臺7部,各種火炮30余門,斃傷國軍中將以下官兵千余人。解放軍被擊毀火炮32門、汽車8輛,傷亡官兵460余員、民兵群眾218名。

   中華民國方面記錄:在一百余次大小炮戰中,解放軍被擊毀野(高)炮221門、炮位86處、炮兵掩體21座,油彈儲存所17座、各型車輛96部、兵營4座,國軍只損野(高)炮14門、油彈庫1處、碼頭棧埠2處;雙方海軍18次大戰,國軍與共軍損失為2:108(含擊沈共軍機帆船86條);雙方空軍10次大戰,國軍與共軍損失為2:32。目前金門菜刀大賣到現在,其所用的鋼材就來自當年打來的47萬枚炮彈。

    我根據有關記載整理推算,金門守軍在823日當天,傷亡300余人,其中亡92人;824日“臺生”號被擊沈亡200余人。據當時駐守小金門的9師師長郝柏村透露,僅小金門在整個炮戰期間,傷亡1000余人,亡300余人。以此推算,在整個炮戰期間國民黨軍官兵亡超過600余人,傷亡官兵在2000人左右。金門守軍則是把12萬發炮彈從金門打到了廈門沿海地區,造成解放軍傷亡官兵460余員、民兵群眾218名。大小金門的永久性工事並未遭到毀滅性打擊。

    金門炮戰之後二年(1960年),解放軍又發動較小規模的六一七炮戰、六一九炮戰,爾後采“單打雙不打”方式陸續打炮,主要是打宣傳彈。直至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為止。

    1965年的8.6海戰,這是一次最後讓國共軍隊在海峽中線海上休戰的戰役。在我到美國後看到的臺灣趙少康的電視節目,才知道這次海戰臺灣方面也稱為八六海戰。其中重要意義在於,國民黨海軍的450噸獵潛艦章江號和1250噸掃雷艦劍門號被擊沈以後(國軍亡170人,被俘33人),為國軍海上和小股登陸大陸的軍事行為畫上了句號。

    這次不大的海上戰役極大的震動了蔣介石,國軍實行高度無線電靜默的“海嘯一號”行動的兩艘軍艦,被最大只有125噸的共軍有充分準備的一群小炮艇“蟻食”,說明共軍的沿海雷達已經覆蓋全部海域。從此之後,國共軍隊的海空實力逐漸接近,最終使蔣公夢斷回鄉路。

    離海戰現場最近的南澳島果老山海軍雷達站,是我當兵工作過的地方。因為在這次海戰三年後的196812月,我參軍到執行這次海戰任務的海軍汕頭水警區。後來的海軍副司令當年指揮8.6海戰的海上總指揮孔照年(山東人),69年時是汕頭水警區司令員。我的兩個同是軍娃的戰友(31軍劉軍長和廈門水警區張副司令之子)被分配到在那個海戰中被授予“海上先鋒艇”的戰鬥英雄麥賢得所在的611艇當兵。此艇至今已經過四次換裝,成為導彈快艇,從照片上看,除了換裝導彈發射架以外,原來前甲板上的裸露炮身的雙管37炮已經換成全封閉的自動填彈的機關炮。

    前國軍中將,立法委員帥化民認為,那時美軍在海峽的存在同時也是在監視控制國軍的行動。美軍在中美建交前,隨軍顧問從配備到營級單位退到師級單位再到全部撤離,美軍最終撤出了在臺南的核武器設施和全部顧問團。

    1979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了《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炮擊,正式劃上了句號。

    8.23炮戰是毛澤東和蔣介石一生中兩人間的最後一次最大的政治和軍事博弈,雙方都已幾乎拿到了被人送給的籌碼——美蘇的核武器,作為中國人的毛澤東和蔣介石都沒有用盡籌碼。

    毛澤東和蔣介石一生中經歷了多少重大事件,他們具有超人的意誌力。但到了晚年耄耄老者之時,生命之軸都被最後的“三根稻草”壓斷——

    蔣介石:19658.6海戰、1969年陽明山車禍、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545日蔣介石去世。

    毛澤東: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1971年林彪事件、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699日毛澤東去世。這是後話。

    有不少觀點對8.23的輸贏多有評判,我不敢茍同。我認為——作為領導人的兩者都沒有輸:毛澤東有限度的“亮劍”,測試了西方陣營的底線,走到核戰爭的邊緣,既向美蘇顯示了中國的戰力,又沒有影響自己和平發展的大計,隨後自己發展了核武器,穩固了中國今後幾十年在世界的地位。蔣介石只用金門還沒用到臺灣就把美國有限度的拉進來,既赫阻了大陸,也沒有挑起蘇美核戰和與大陸的決戰,穩固了臺灣在今後幾十年的安全。兩人都“玩”到了即將大戰的極致點,都準確的止了步。

    作為普通人的兩者無所謂輸贏,而人民付出了生命:毛澤東用50萬發炮彈祭祀了自己在朝鮮在金門古寧頭犧牲的親人和部下;蔣介石用12萬發炮彈歷練了自己的兒子和選拔了親信戰將。代價是雙方約1000人左右死於炮火之下。

    我們的童年就生活在大人們幾乎要引發核戰爭和世界大戰的戰爭的臺風眼裏——臺灣海峽的金廈戰區。戰爭余波的印記在那時還是兒童的我的腦海裏是一些形象的記憶。

    當年廈門的老百姓在8.23炮戰以後,人人皆知的有並非軍人的“英雄小八路”、“前沿十姐妹”、“ 趙一曼班”、洪秀樅、洪順利、葉中央等英雄人物和群體,被譽為“英雄城市”。當年廈門人民廣播電臺每天的開始就是雄壯激昂的《廈門頌》:“廈門,廈門,你是英雄的城,千裏海濤萬裏浪,你屹立在祖國的邊防線上。”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就誕生於反映廈門何厝村少年主動參戰的“英雄小八路”的電影。

    當時我們31軍鼓浪嶼軍人子弟小學的孩子最經常唱的歌是“誌願軍軍歌”、“一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到祖國的臺灣”。我把歌詞從網上下載如下:

誌願軍軍歌: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

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

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一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到祖國的臺灣:

為領土完整,

為保衛和平,

北京城發出了莊嚴號召。

聽全國人民的鋼鐵誓言:

一定要,一定要解放臺灣!

我們祖國的領土誰也不能侵犯,

我們強大的隊伍誰也不能阻擋,

我們千軍萬馬要跨過海洋,

一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到祖國的臺灣。

    這兩首歌,第一首是戰爭和朝鮮情節,第二首是戰爭和臺灣情節。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在軍中孩童幼小的心靈裏,開始種植英雄主義和國家主義的種子。

    我的童年就生活在有著花園般的自然環境,卻沒有花園般和平環境的鼓浪嶼。在那以後,中國一直處在“和平演變”之中,某一個時段可能看不出來,但50年過後去看,變化是巨大的。現在的鼓浪嶼早已用“鼓浪嶼之波”的歌聲代替了“一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到祖國的臺灣”: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

海水掀起波浪

鼓浪嶼遙對著臺灣島

臺灣是我家鄉

登上日光巖眺望

只見雲海蒼蒼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見到你

美麗的基隆港

鼓浪嶼海波在日夜唱

唱不盡骨肉情長

舀不幹海峽的思鄉水

思鄉水鼓動波浪

思鄉思鄉啊思鄉

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見到你

美麗的基隆港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

海水掀起波浪

鼓浪嶼遙對著臺灣島

臺灣是我家鄉”

    令人不敢想像的是——從小唱“打敗美帝野心狼”的我現在成為那個“美帝野心狼”的國家的永久居民50多年後的20109月,我和太太到加拿大溫哥華的落基山旅遊,導遊是臺灣移民來的。

    令人可笑的是——在車上,我們約好他唱“反攻大陸”,我唱“一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到祖國的臺灣”。全車40多個各地華人,包括一對日本華裔夫妻,全都樂翻了天。

    今天的全世界華人越來越是一個大家庭,一個語言圈、一個文字圈、一個習俗圈、一個藝術圈,還有一個網絡圈,這五個重疊交叉的圈形成了一個沒有國界的華人世界。

    其實,地球也只是一個村莊。我記得,我68年底當兵以後,曾遇到兩個1973年從瑤族山寨出來當兵的姓盤的好戰友,當年他們從山寨走到有公車的地方就要兩天。將來一定有一天,從舊金山到廈門,比我們過去從福州到廈門還快。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19949月我第一次到了美國舊金山的也叫“金門”的大橋,她的宏偉引起的震撼和我第一次來到八達嶺長城的感覺一樣。我到長城4次,我到金門大橋也4次,原來美國也有和中華民族一樣的偉大建築。我每一次在金門大橋俯瞰廣袤的舊金山海灣和遠眺舊金山城時都會想起了並在心裏吟唱著一首歌:

“我們都有一個家

名字叫中國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錯

家裏盤著兩條龍

是長江與黃河

還有珠穆朗瑪峰兒

是最高山坡

看那一條長城萬裏

在雲中穿梭

看那青藏高原

比那天空還遼闊

我們的大中國呀

好大的一個家

經過那個多少

那個風吹和雨打

我們的大中國呀

好大的一個家

永遠那個永遠

那個我要伴隨她

中國祝福你

你永遠在我心裏

中國祝福你

不用千言和萬語”

     我最欣賞那句把珠穆朗瑪說成是一個高山坡的比喻和景色也不錯的謙詞,中華民族是偉大的,謙虛就更偉大了,世界上也有很多值得我們震撼的事物。

    說心裏話,我聽到北京奧運會上的童聲唱起“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那種中華民族之根的激動在心中蕩漾。但我在聽“星條旗永不落”時,雖然感覺莊嚴,卻找不到同樣的感覺。民族之根的感覺是從兒童時期宗教信仰般的形成起來的,真正地球村的人們能成為一個大家庭,是要從孩童的歌聲唱起。  

    50年來,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至今我本人已走過了四十多個國家,看過了無數名勝古跡,田園風光,自然美景,但我還是認為廈門最美。我無論在哪裏,都勸說我的朋友們只要到中國,就要到廈門。

    有人說,廈門是小舊金山。其實,舊金山象廈門一樣非常美,但沒有廈門有玩頭有看頭。我出生在廈門江頭的陸軍31174野戰醫院,由於廈門的巨大變化,我根本找不到舊時的地址,其中那個美麗的島中之湖——廈門員當湖,是我父親主政時圍海形成的。廈門還在變,她的自然景色太多,現代建設太多。有網絡的今天,只要你想看廈門,完全用不著我在這介紹。請記住,廈門——“中華大廈之門”,她的對面是金門——與美國“金門大橋”同名不同姓。

    我曾站在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上遐想,美國舊金山海灣如此壯闊,廈門海灣顯得小一點,因為沒有包括到金門海峽和料羅灣。我幻想有一天,在金廈海峽的某一個制高點上,俯瞰比舊金山海灣更廣袤的整個金廈海灣和廈門、金門島,俯看在金廈之間的一座象征兩岸永久和平的“金門大橋”,比舊金山“金門大橋”更雄偉的Xiamen Golden Gate Bridge.

    那時,在金門島的橋頭上擺放上大陸當年最大的炮,在廈門島的橋頭上擺放上金門當年最大的炮作為紀念標誌。兩岸最高當局下令封存所有互相對峙的火炮等待澆鑄、逐批融化後去制造廈門“金門大橋”的特殊紀念品——金門大橋菜刀。菜刀每面澆鑄著2個凸面燙金頭像:毛澤東和蔣介石;實現建橋那年的大陸和臺灣的領導人。菜刀標明:制造原料是兩岸曾經對峙的炮身,制造單位是“廈門金門大橋管理處”。我相信,此菜刀一定高價熱賣,會賺回幾個大橋。

    希望有一天兩岸的專家能一起來作規劃,總體設計時不要忽視了要有一個象舊金山金門大橋一樣的登高遠眺海灣、兩岸和大橋的制高點,這一制高點雖然難找,但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峽景觀,是必須的。這裏將為臺灣海峽陸上通道——廈門金門澎湖臺灣——預設了世界級的海濱風光和橋頭堡:中華大廈的和平之門、媽祖子孫的黃金之門。

                                                                 (海峽之戰章)

4,554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本篇發表於 Uncategorized, 联邦共和梦, 論壇。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